教务科

探寻“互联网+”的教育逻辑

【文章来源:】 【发布人:刘林】 【发布时间:2016-05-05】 【点击量:

探寻“互联网+”的教育逻辑


  由《教育研究》杂志社主办的“互联网+教育”专题学术研讨会日前举办。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、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、山东师范大学、华南师范大学、扬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,围绕“互联网+”对教育领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,探讨了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中应有的改革与创新。


  “互联网+教育”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态,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契机。如何深刻理解“互联网+教育”的基本内涵?与会专家指出,“互联网+教育”不仅仅是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,也不仅仅是教育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各种教育、学习平台,而是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,是推动教育进步、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、增强教育创新力和生产力的战略性和全局性教育变革,是加快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有力引擎。


  “互联网+教育”深刻影响了教育发展,并为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教育过程公平提供了契机。在教育过程中,学生能否公平地享有教育资源,决定着学生的发展。有专家认为,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,有利于学校优化教学方案,集中解决班级教学的共性问题,并能创造使所有班级的学生公平享有校内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,从而缩小班际优质资源配置的差距。更为重要的是,学校可以设计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,将班级教学与在线个别化学习支持系统有机结合起来,提高了教育效率,也能因材施教,保障学生教育过程的公平性。


  “互联网+教育”对教师带来了一定挑战。“互联网+”使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。有专家强调,按照技术中性化的观点,人与技术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,技术为满足人的需要服务,技术的价值由人的选择决定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技术不是中性的,而是具有价值负载的。如同刀具有切割的意向,网络具有互联的意向一样,技术都有自身的意向结构和逻辑,人选用一种技术,就会按照这种技术的逻辑去做事。换句话说,人在应用技术的同时,也成为技术展现自我的工具。教师要在技术面前提升自我的主体意识,确立自我的主体地位,克服面对海量信息进行选择时的困惑,以及现代技术所导致的同质化倾向。


  “互联网+”对教育的影响已经开始渗透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。有专家认为,“互联网+”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带来了“互联网”和“教学”的双重双向超越。作为环境的互联网,具有强大的对象化倾向性和同化能力,它如一只看不见的大手,或为教学助力或让教学受阻。信息技术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挑战,对于教学而言,互联网环境作为客观存在,只有在教学自身具备足够的判断、甄别和利用能力的情况下,才是资源的宝库、想象的乐园,因此树立新的教学思维至关重要。


  “互联网+教育”需要转变教育管理职能。有专家提出,学校教育管理应坚持教师主体、学生中心的价值取向,更好地满足学生与教师多样化、个性化的发展需求。教育行政部门在优化教育行政管理的同时,需要打造教育信息服务平台、全国教育资源云平台,有效联通全国的学习资源,实现优质资源共享,利用多种互联网技术促进教育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。


《中国教育报》2016年4月28日第6版 作者:杨桂青